《闺范》(又名《闺范图说》)一书由吕坤于万历庚寅年(公元
《闺范》(又名《闺范图说》)一书由吕坤于万历庚寅年(公元 1590 年)编纂而成。在《闺范》成书之前,明代已经出现一批由官方编纂的女教书籍。早在洪武元年(公元 1368 年),明太祖便下令让翰林儒臣编修《女戒》,用以规范宫闱、教化妃嫔。其后,明成祖徐皇后作《内训》、明世宗生母章圣皇太后作《女训》、明神宗生母慈圣皇太后作《女鉴》,加上明成祖于永乐年间敕修的《古今列女传》,官修的女教书籍可谓是繁花似锦、层出不穷。明代官方重视女教书籍的编纂,固然是因为作为学术主流的程朱理学重视礼教纲常、严守男女之防。此外,按照明代的制度,天子、亲王的后宫妃嫔一般谨慎选取良家女为之,不接受大臣的进献。这样一来,明代的后妃大多出自于民间。为了让入选的民间女子能适应礼法森严的后宫生活,实在有必要对之进行专门的教育。
事实上,当时民间也确实缺乏针对女子的专门教育。如吕坤在《闺戒·闺戒引》中所指出:“家之兴望,妇人居半。奈此辈从来无教,骄悍成风。士大夫家或训以《诗》《书》,农工负贩之妻,闾阎山谷之女,自少至老,好语一字不闻,理说文谈,空费千言无用。”在民间,士大夫之家虽未失教,但仅诵习《诗》《书》,未曾使用专门的女教教材。而士大夫之下的阶层更是未遑女教。在这种情况下,妇人容易犯下各种过失。吕坤在《闺戒》中将丑态百出的妇女总结成三十七类,并用词牌《望江南》描写其恶行。当中包括泼恶妇、不孝妇、残刻妇、生分妇、强悍妇、魔障妇等,而泼恶、不孝、残刻等,便是当时妇女易犯的通病。
然而,在吕坤生活的年代,多种官方女教书籍已经问世,为何民间女子失教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呢?一方面,这是时势使然。明代自正德、嘉靖以后,颓势已现。当其时,皇帝怠政、佞臣当道、宦官弄权,社会上已逐渐呈现出礼教堕废、道德败坏的乱象。而阳明心学风行天下之后,王学末流否定传统礼教的思潮对社会又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此外,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社会物欲横流、淫风炽盛,进一步侵蚀了不古的人心。如此一来,传统礼教在社会之中已逐渐式微。无怪乎吕坤在《闺范》序言中感叹道:“自世教衰,而闺门中人竟弃之礼法之外矣。生闾阎内,惯听鄙俚之言;在富贵家,恣长骄奢之性。首满金珠,体遍縠罗,态学轻浮,语习儇巧,而口无良言,身无善行。舅姑妯娌,不传贤孝之名;乡党亲戚,但闻顽悍之恶,则不教之故。”另一方面,虽然女教之书多有问世,但缺乏完善便于实践之作,如吕坤所指出的:“女训诸书,昔人备矣,然多者难悉,晦者难明,杂者无所别白,淡无味者,不能令人感惕。”既受到社会纲纪废弛的风气熏习,又缺乏通俗易懂、打动人心的合适教材,女教不备便成为了当时闺阁的常态。
可以说,在礼法陵夷、教材不备的时代背景下,吕坤编撰《闺范》等女教书籍的主要原因,是在于顺应时代要求,发明坤道之教。此外,我们也不可忽视他父亲吕得胜给他带来的影响。吕得胜重视童蒙养正之学,分别为男童、女童专门撰述了《小儿语》和《女小儿语》,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授待人接物的道理,方便儿童诵习。在《女小儿语》中,吕得胜在宣扬传统女教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例如,妇人犯了“七出之条”(包括“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应当被休弃,这在汉代以后是人所皆知的礼法,并被历代朝廷予以了法律的效力[1]。吕得胜却在《女小儿语》中说:“三从四德,妇女当守,犯了五出,不出也丑。”吕氏只提及“五出”而非“七出”,因为他认为“无子”和“有恶疾”并非妇女有意造成的过错,因而不应使之成为出妻的条件。这样的观点充分表达了对“无子”“有恶疾”妇女的体恤和怜悯,在当时可算得上是极为进步的思想。吕坤也继承了这一观点,并在《闺范》嘉言部分“妇有七出”条中指出:“无子、有疾,虽圣人所不免,世岂无无子之丈夫乎?设数出数娶,而竟无子,何以处之?伯牛有恶疾,设是长子,亦当废礼矣。此二妇者,出之,于情未安,虽先祖之嗣、宗庙之礼固重,亦在善处之而已。”于此,吕坤继述其父的观点,认为“无子”“有疾”不是妇人的过错,不应因此而出弃。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诘难,若是“无子”“有疾”的妇人要遭人休弃,那么“无子”“有疾”的丈夫又当如何处置呢?言下之意,面对“无子”“有疾”的问题,不能只责备女性而偏袒男性,吕坤关于男女平等的思想于此可以略见端倪。《闺范》篇章结构及其阐发的女教新思想
《闺范》全书一共四卷,第一卷为“嘉言”,摘录了四书五经以及宋代以前的著述中关于女子教育的经典文本,涉及女子德行、言行之礼、夫妻之道等方面内容,由吕坤加以简注和阐述。其余三卷为“善行”,从历代史书的《列女传》中摘录了典型的女性模范事迹,由吕坤对之进行简注、赞述,并按照故事情节绘以图像。从体裁上看,“嘉言”部分即是关于女性教育的理论性训诫,近乎以班昭《女诫》为代表的女教说理之文;“善行”部分则是实际案例,近乎以刘向《列女传》为代表的女教纪传之书。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案例,吕坤如此匠心独具的编撰体例,显然是为了广大妇女能更好地理解古圣先贤的女子之教。
在“嘉言”和“善行”两部分中,又以后者所占篇幅为多。这大概是为了着重突出妇女典型模范的道德感染力。吕坤将这些模范妇女的事迹有系统地分成了九类,分别编成“女子之道”“夫妇之道”“妇人之道”“母道”“姊妹之道”“姒娣之道”“姑嫂之道”“嫡妾之道”以及“婢子之道”等九个章节。
在“女子之道”的开篇语中,吕坤梳理了“孝女”“烈女”“贞女”“廉女”“贤明之女”“诗女”等类目。换言之,为人女儿者,应当做到“孝”“烈”“贞”“廉”“贤明”等德目。类似地,在“妇人之道”中,吕坤拈出了“兼德”“孝”“死节”“守节”“贤”“守礼”“明达”等德目。在“母道”中,吕坤为天下人母梳理出“礼”“正”“仁”“公”“廉”“严”“智”等德目,而继母和乳母则以“慈”为德。待字闺中为女子,许配出嫁为妇人,生儿育女为母亲——为人子、为人妇、为人母,这几乎是传统社会中每位女性所必经的三个重要人生阶段。不难发现,吕坤为各阶段给出的德目大多是一以贯之、融通不同阶段的,如“孝”“廉”“贤明(明达、智)”“贞(烈、死节、守节)”“守礼”“兼德(仁、正、公)”等。当然,在各个阶段,这些德目的具体要求会有所不同。如“孝”,在家女子固然是要孝顺父母,而出嫁之后,妇人之“孝”的对象则转换为公婆。
在上述三个章节中,吕坤主要通过妇女典型范例所体现出的不同德目来激励女性提高个人的修养,在其余的六个章节则为女性处理夫妻、姊妹、妯娌、姑嫂、嫡妾、主仆关系提供指导。“夫妇之道”部分指出了夫妇之间相处应做到夫义妇顺、相敬如宾。“姊妹之道”部分指出女子即使出嫁了,也不应失却和自己亲兄弟的手足恩情。“姒娣之道”部分指出妯娌之间不应为了利益勾心斗角,分裂夫家兄弟之间的情谊。“姑嫂之道”部分指出姑嫂之间应相亲相爱、互为依傍。“嫡妾之道”部分指出为了家庭着想,正妻和妾侍之间不应互相嫉妒。“婢子之道”则宣扬婢女要忠于主人。
以上是对《闺范》一书的概览。容易看出,吕坤在书中宣扬的义理基本为传统的女教思想,旨在引导女子能“谨守三从,克遵四德,以为夫子之光,不贻父母之辱”。尽管“三从四德”是《闺范》女教思想的主线,然而在阐述古人之教时,吕坤也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以下择要论述:
(一)关于“男尊女卑”
- 硬件运维工程师岗位职责[图]
- 珠宝顾问的工作内容[图]
- pcr实验员做什么的[图]
- 舞美是做什么[图]
- 想要入行知识产权行业?要先了解这些![图]
- 交互设计师职责是什么[图]
- 吃韭菜吧? 韭菜的营养价值效应作用[图]
- 中药枇杷叶功效治疗咳嗽清肺润燥[图]
- 如何预防小儿得性病[图]
- 宝宝免疫力升级方案[图]